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资讯制造机械正文

中国经济遇转型良机 制造业发展更关注节能减排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6-02-21 浏览次数:64
中国经济遇转型良机 制造业发展更关注节能减排   中国网7月16日讯(记者 杨威)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,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,中国越来越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。历史上发达国家所走的都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,能否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,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?中国这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在积极探索。
  
  经济增速短期回落重速度更重质量
  
  据《学习时报》报道称,当前世界战略格局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。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陆续显现,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。国内经济发展不均衡、不协调、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。
  
 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,资源环境面临“不可承受之重”,这也迫切要求经济增速处于一个合理的可持续水平。虽然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,但能源、资源消耗总量和增速居高不下,生态环境破坏严重。可以说,如果不尽快转变发展方式,不把过高的资源、原材料消耗降下来,不把发展经济的眼界放宽一些,中国经济虽然一时可以增长很快,总量可以快速扩张,但质量和水平难以得到实质性提升,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  
  2012年,中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增长目标调整为7.5%。这一决策得到出席全国“两会”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一致认同:今年GDP增速调到7.5%这样一个目标符合中国实际,也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,体现了中央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。
  
  国际主流媒体尤其关注有关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问题。彭博社的文章说,中国将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.5%,表明从关注经济发展速度转到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提高效益。美国《商业周刊》评论说,中国调低经济增长速度说明中国将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,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。
  
  此外,肯尼亚内罗毕大学经济学家蒂姆•凯巴蒂认为,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,中国的经济走向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发展影响重大。而“扩大内需”是中国政府非常明智的选择,因为中国国内的市场必须更强大,才能确保不受外部冲击,而中国的稳定也将增强世界经济发展的确定性和稳定性。
  
  注重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
  
 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的10年,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,党中央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,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“十一五”规划纲要第一次把节能减排列为约束性指标,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。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。2011年,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2年下降12.9%。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。
  
  已经公布的“十二五”节能减排方案提出,要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,加快形成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,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。方案称“十二五”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,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.869吨标准煤(按2005年价格计算),比2010年的1.034吨标准煤下降16%,比2005年的1.276吨标准煤下降32%;“十二五”期间,实现节约能源6.7亿吨标准煤。
  
  报告还称,国家将合理分解节能减排指标,健全节能减排统计、监测和考核体系,加强目标责任评价考核,以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。国家还将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指导,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,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。
  
  对此,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此前接受《学习时报》采访时表示,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。这十年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,通过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,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,加快淘汰落后产能,加大节能减排力度,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。
  
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,坚持把降低能源消耗强度、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,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推动科学发展的倒逼机制。
  
  解振华认为,优化产业结构,是现阶段推进节能减排的根本措施。要抑制高耗能、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,加快淘汰落后产能,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,提高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,调整能源消费结构,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  
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技术装备委员会秘书长陆军指出,要在一个五年计划期内实现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翻番,必须把握市场发展方向,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增长。但通过对节能减排技术装备细分市场的分析表明,单纯依靠现有领域技术装备的增长,难以支撑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翻番增长。因此,要实现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业的三大创新,即需通过技术自主创新,拓展新的领域;并开发国际市场,拓展产业空间;同时,创新经营模式,扩大节能减排技术装备的市场空间。(中国网财经中心)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