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资讯工业设备正文

“煤改气”艰难转型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5-08-21 浏览次数:69
“煤改气”艰难转型   “环保达标了,没想到成本也提高了。”刚接到一个150万美元订单的李志仁忧心忡忡。把排污严重的燃煤锅炉换成天然气炉后,生产一吨法兰的成本增加了近200元,加上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,这单生意刚刚保本。

  曾任当地国企负责人的李志仁,现在是山西冠力法兰有限公司的总经理。国际订单锐减、环保压力加大、生产成本上扬……他的担忧,正是有着“中国锻造之乡”之称的山西省定襄县数百家民营锻造企业生存状况的缩影。

  位于五台山脚下的定襄县素有“一斗芝麻铁匠”的说法。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,依托土地、劳动力等低成本优势,定襄锻造业规模迅速扩张,成为亚洲最大的法兰生产基地和世界最大的法兰出口基地。

  “然而,法兰做得再漂亮,也只是连接管件的零部件。”定襄县县长助理张海瑞说,随着劳动力、土地、环保、能源、人民币汇率等要素持续上升,定襄锻造业持续30年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消失,全县567家锻造企业只有1/3的企业正常生产。

  要摆脱困境,转型升级成为唯一出路。但锻造业污染重、能耗高,在国家刚性环保要求下,产业转型面临较大难度。

  围绕环保和利润,李志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。今年7月,当地天然气价格从2。53元/立方米涨到3。7元/立方米,煤炭价格却比去年同期降低100多元。使用天然气锅炉后,生产一吨法兰的成本比去年提高165元,企业的利润率从15%降到了不足5%。“尤其是,大企业改用了天然气,但大量中小规模的企业还在烧煤,在成本上反而不具备竞争力。”

  尽管成本提升在意料之外,但山西艾斯特耐次锻造公司办公室主任史志良坚持认为,要拓宽市场,锻造行业使用天然气是必然趋势。“以前,老工人凌晨3点上班烧锅炉,经过4个小时的加热才能开始干活,晚上下班时要把锅炉熄灭,第二天再烧。这样的生产方式既浪费资源、污染环境,又难以保证产品质量。使用天然气炉后,热处理流程是可控的,产品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。”

  让定襄县中小企业局副局长韩俊伟感到振奋的是,除“煤改气”外,当地技术改造的空间还有很大。目前,当地锻造业平均钢材利用率只有56%,远低于全国锻造行业75%至84%的水平。“企业之所以成本售价倒挂,不敢接订单,就是因为传统以夹棒锤为主的加工方式难以挖潜增效。技术改造后,一台9吨电液锤的产能,就相当于16部夹棒锤的生产能力。”

  更换了电液锤的李志仁,正在考虑如何延伸产业链,以获取更多利润。“1万美元出口的法兰,在国外可以卖到1。3万美元,原因就是供货不及时。”国内企业从接订单、组织生产、发货到海关需要3个月,而在国外设立仓库后,一周内就可以提货。

  此外,为帮助企业争取市场订单,张海瑞说,当地正在建设法兰电子商务交易市场,拟将各种规格、材质的法兰价格在网上及时公布,最终推出“中国法兰价格指数”,以吸引更多客商,整合上下游企业。“这种经营方式在国内仅此一家。”他说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